在政府舉措、全球經濟轉變以及該國成為全球價值鏈關鍵參與者的雄心的推動下,印尼的工業部門有望在2025年實現顯著增長。重點是實現行業現代化、促進創新以及平衡增長與可持續性。以下是印尼 2025 年工業發展計劃的概述及其對經濟的影響。
1. 關注優先行業
印尼的工業發展計劃強調具有高度國內和國際影響潛力的行業的增長。
- 製造業:對汽車、電子和製藥的投資旨在使印尼成為出口導向型生產中心。
- 綠色能源行業:開發太陽能電池板製造、風力渦輪機組件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技術。
- 農產品加工:增加農產品的價值,以增加出口並支援當地農民。
- 數字經濟:構建 AI、雲計算和軟體開發能力,以支援工業 4.0 轉型。
2. 工業 4.0 的採用
政府的「製造印尼 4.0」倡議仍然是產業政策的基石。
- 自動化和物聯網:鼓勵企業採用智慧製造技術。
- AI 集成:支援人工智慧進行預測性維護、品質控制和供應鏈優化。
- 技能發展:培訓計劃,提高員工的數位角色技能,確保人力資源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
3. 基礎設施發展
強大的基礎設施支柱對於工業增長至關重要。
- 工業區:擴大經濟特區 (SEZ),提供世界一流的設施和稅收優惠。
- 物流改進:升級港口、鐵路和高速公路,以降低成本並提高供應鏈效率。
- 智慧城市:利用智慧城市概念開發與城市中心相結合的工業區,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4. 投資和激勵措施
政府正在營造一個有利於商業的環境,以吸引國內外投資。
- 營商便利度:簡化商業登記流程並減少官僚主義障礙。
- 稅收優惠: 為戰略行業提供免稅期、免稅和減免。
- 公私夥伴關係 (PPP):鼓勵在基礎設施和工業發展專案方面進行合作。
5. 關注可持續和綠色行業
可持續性是印尼工業戰略的主要支柱。
- 碳中和目標:使工業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並減少碳足跡。
- 迴圈經濟模式:鼓勵工業過程中的回收和減少浪費。
- 環境標準:在污染控制和能源效率方面執行更嚴格的法規。
6. 重點商品的下游加工
印尼正專注於為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增加價值。
- 鎳和電池製造:利用其豐富的鎳儲量,成為電動汽車 (EV) 電池生產的領導者。
- 棕櫚油衍生物:擴展到油脂化學品和生物燃料等高價值衍生物。
- 銅和鋁:建立冶鍊和精煉設施以減少原材料出口。
7. 加強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
中小型企業 (SME) 和初創企業在工業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 數位平臺:支持電子商務和數字平臺,將中小企業與更大的市場聯繫起來。
- 財務支援:為創新領域的初創公司提供贈款、低息貸款和風險投資。
- 集群發展:鼓勵中小企業形成集群,實現資源分享和市場准入。
8. 區域一體化和貿易夥伴關係
印尼正在利用區域貿易協定和夥伴關係來促進工業出口。
- 東盟合作:加強東盟內部貿易聯繫和供應鏈。
- 雙邊協議:擴大與中國、日本和歐盟等主要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協定 (FTA)。
- 全球價值鏈:將印尼工業定位為國際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挑戰和緩解策略
挑戰:
- 基礎設施差距: 物流和連接方面的持續低效率。
- 熟練工作力短缺:高科技和專業領域的人才有限。
- 監管瓶頸:延遲項目實施的官僚程式。
緩解策略:
- 通過公私合作快速跟蹤基礎設施專案。
- 通過與教育機構合作,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技能發展計劃。
- 建立一站式商業許可和監管合規平臺。
到 2025 年的預計成果
- 經濟增長:預計工業對GDP的貢獻將大幅上升,其中製造業將發揮關鍵作用。
- 創造就業機會: 各行各業提供數百萬個新工作崗位,包括技術驅動的職位。
- 出口多元化:減少對原材料出口的依賴,轉而專注於高價值商品。
- 全球競爭力:在全球工業效率和創新指數中的排名提高。